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正文

安徽省商務廳等16部門關于(yú)印發《安徽省推動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行動實施方案》的(de)通知
2024-05-13 09:08:57   來(lái)源:安徽省商務廳   評論:0 點擊:

各市人(rén)民政府:

    經省政府同意,現将《安徽省推動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行動實施方案》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
 
安徽省商務廳
安徽省發展和(hé / huò)改革委員會
安徽省工業和(hé / huò)信息化廳
安徽省公安廳
安徽省民政廳
安徽省财政廳
安徽省自然資源廳
安徽省生态環境廳
安徽省住房和(hé / huò)城鄉建設廳
安徽省交通運輸廳
安徽省農業農村廳
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
國(guó)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
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
國(guó)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
中國(guó)人(rén)民銀行安徽省分行

2024年5月8日








 

 

安徽省推動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行動實施方案

 

爲(wéi / wèi)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(yào / yāo)求,按照《國(guó)務院關于(yú)印發〈推動大(dà)規模設備更新和(hé / huò)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行動方案〉的(de)通知》和(hé / huò)《商務部等14部門關于(yú)印發〈推動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行動方案〉的(de)通知》等安排,特制定本實施方案。
    一(yī / yì /yí)、工作目标
    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(hé / huò)着力擴大(dà)有效需求協同發力,順應消費市場新形勢新趨勢,實施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行動,全鏈條促進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,推動汽車換“能”、家電換“智”、家裝廚衛“煥新”,持續激發有潛能的(de)消費,着力形成更新換代的(de)内生動力和(hé / huò)規模效應,推動全省消費市場提質擴容,更好滿足人(rén)民群衆美好生活需要(yào / yāo),有力促進新質生産力培育,不(bù)斷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(de)基礎性作用。
    通過加大(dà)政策支持引導力度,力争到(dào)2025年,實現國(guó)三及以(yǐ)下排放标準乘用車加快淘汰,高效節能家電市場占有率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提升;全省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%,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%;到(dào)2027年,全省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1倍,二手車年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%,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%。
    二、重點工作
    (一(yī / yì /yí))推動汽車以(yǐ)舊換新
    1.加大(dà)财政政策支持力度。中央财政和(hé / huò)地(dì / de)方政府聯動,安排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(de)汽車報廢更新。自2024年4月24日至12月31日,個(gè)人(rén)消費者報廢國(guó)三及以(yǐ)下排放标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(含當日)前注冊登記的(de)新能源乘用車,并購買納入工業和(hé / huò)信息化部《減免車輛購置稅的(de)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》的(de)新能源乘用車的(de),補貼1萬元;報廢國(guó)三及以(yǐ)下排放标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.0升及以(yǐ)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(de),補貼7000元。汽車以(yǐ)舊換新政策執行期間或執行期屆滿後,國(guó)家另有規定的(de),從其規定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采取發放汽車消費券(消費補貼)等方式促進個(gè)人(rén)汽車消費,各地(dì / de)财政對燃油乘用車補貼标準最高可達銷售價格的(de)5%,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标準可達6%;出(chū)售或報廢個(gè)人(rén)現有乘用車,同時(shí)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(de)補貼标準可達8%,由各地(dì / de)結合本地(dì / de)實際制定具體補貼标準并組織實施。
    2.加強購車優惠政策聯動。落實《中國(guó)人(rén)民銀行、國(guó)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(yú)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(de)通知》要(yào / yāo)求,鼓勵金融機構在(zài)依法合規、風險可控前提下,合理确定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、利率水平和(hé / huò)貸款期限。鼓勵保險機構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豐富汽車保險産品和(hé / huò)服務,合理确定新能源汽車等保險費率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通過“政府支持、企業讓利”等方式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和(hé / huò)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。
    3.完善報廢車回收拆解體系。支持具備條件的(de)企業進入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市場,完善産業布局。鼓勵資質企業發展“互聯網+報廢車回收”模式,提供上(shàng)門收車服務。支持符合條件的(de)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項目申報設備更新改造領域相關資金,指導地(dì / de)方統籌保障合理用地(dì / de)需求。鼓勵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提高資源高值化綜合利用水平,并向下遊産業鏈延伸拓展。加強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“雙随機、一(yī / yì /yí)公開”檢查,嚴厲打擊非法回收拆解等違法行爲(wéi / wèi),強化安全生産和(hé / huò)生态環境保護。
    4.促進二手車放心便利交易。持續落實二手車銷售“反向開票”、異地(dì / de)交易登記跨省通辦等便利化措施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引育有實力的(de)二手車交易市場和(hé / huò)平台,提供二手車交易“一(yī / yì /yí)站式”服務,減環節、降成本、提效率。推動汽車領域非保密、非隐私信息開放使用,支持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檢測和(hé / huò)估值平台建設,引導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并展示車輛狀況表,明示車輛基本信息、重要(yào / yāo)配置、價格等内容。
    5.培育壯大(dà)二手車經營主體。鼓勵汽車生産企業開展二手車置換、廠家認證等業務,支持二手車銷售由經紀轉經銷,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車輛質保服務,引導地(dì / de)方開展二手車經銷企業分級分類管理,促進二手車品牌化、規模化發展。貫徹落實二手車出(chū)口管理措施,支持有實力的(de)企業開展二手車出(chū)口,合規開展業務、保障質量安全。優化監管服務方式和(hé / huò)效率,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。
    6.強化汽車領域标準牽引。支持各地(dì / de)申創國(guó)家城市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。嚴格執行機動車報廢标準規定和(hé / huò)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标準要(yào / yāo)求,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标準的(de)車輛。在(zài)充分尊重群衆意願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引導車主自主淘汰符合引導報廢标準的(de)老舊汽車。積極宣貫國(guó)家老舊汽車估值評價、報廢機動車回用件流通、傳統經典車認定等标準。
    (二)推動家電以(yǐ)舊換新
    7.發揮惠民政策引導作用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采取發放消費券(消費補貼)等方式促進家電以(yǐ)舊換新。各地(dì / de)财政對個(gè)人(rén)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,消費券(消費補貼)補貼标準最高可達銷售價格10%。由各地(dì / de)結合本地(dì / de)實際制定補貼标準并組織實施。支持金融機構推出(chū)綠色智能家電消費金融産品,鼓勵合理開發優惠利率、靈活分期等特色融資産品。鼓勵家電銷售企業(平台企業)整合生産、售後、回收等上(shàng)下遊資源,開展疊加讓利活動,并提供家電送新、收舊、拆裝“一(yī / yì /yí)站式”服務。
    8.支持家電回收産業發展。鼓勵有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方申創全國(guó)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,支持家電回收網絡改造提升,提高廢舊家電回收、中轉和(hé / huò)集散效率。落實廢棄電器電子(zǐ)産品處理相關資金政策,暢通廢家電回收處理全鏈條。落實國(guó)家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(rén)報廢産品出(chū)售者“反向開票”做法,落實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及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,優化稅收征管标準和(hé / huò)方式。指導各地(dì / de)将廢舊家電回收設施納入地(dì / de)方公用設施用地(dì / de)等範圍,保障合理用地(dì / de)需求及用地(dì / de)長期性和(hé / huò)穩定性。
    9.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。積極指導各地(dì / de)結合當地(dì / de)城鄉人(rén)口規模、居民社區等情況,遵循市縣國(guó)土空間總體規劃,編制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布局規劃,經依法批準後,納入詳細規劃。鼓勵有條件的(de)社區設置廢舊家電回收網點或臨時(shí)存放場所,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(hé / huò)再生資源回收體系“兩網融合”。鼓勵家電銷售、回收企業服務網絡向一(yī / yì /yí)刻鍾便民生活圈和(hé / huò)農村地(dì / de)區下沉。
    10.培育壯大(dà)回收市場主體。積極争創全國(guó)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典型城市和(hé / huò)企業。引導家電生産企業落實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,鼓勵企業參與家電生産企業回收目标責任制行動,通過自建逆向物流體系,拓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。推動廢舊家電回收企業與物業、社區、街道(dào)(鄉鎮)建立長效合作機制,爲(wéi / wèi)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(de)上(shàng)門回收服務。推廣“互聯網+回收”模式,鼓勵回收企業運用手機 APP、微信小程序等開展“線上(shàng)預約、線下回收”服務。依法打擊廢舊家電非法拆解行爲(wéi / wèi)。
    11.發揮家電标準引領支撐。鼓勵企業主導和(hé / huò)參與智能家電産品及核心部件相關國(guó)際标準制定,提升産品國(guó)際化水平。引導家電生産企業對照相關标準,加大(dà)綠色智能低碳家電供給,促進産業升級和(hé / huò)産品綠色化轉型。開展“大(dà)家電安全使用年限提醒”活動,推動超齡大(dà)家電更新換代。推廣電子(zǐ)電器行業服務質量評價規範、廢舊家電回收服務規範等地(dì / de)方标準。
    12.提升家電售後服務水平。支持有實力的(de)企業争創全國(guó)電售後服務領跑企業。引導家電售後服務企業提供在(zài)線下單、預約上(shàng)門、配件自選等服務。組織家電售後服務企業與回收企業聯動實施回收估值、及時(shí)清運等業務。鼓勵相關行業協會打造電子(zǐ)電器服務數字化平台,開展一(yī / yì /yí)站式售後服務。
    13.暢通二手商品流通渠道(dào)。鼓勵電器電子(zǐ)産品等生産和(hé / huò)流通企業發展二手回收業務,培育一(yī / yì /yí)批服務便捷、規範高效的(de)二手商品流通龍頭企業,積極發展“互聯網+二手”、售後回購等模式,擴大(dà)二手商品交易規模。加強對二手商品經營企業、經營行爲(wéi / wèi)和(hé / huò)市場秩序的(de)監督管理,規範二手商品交易行爲(wéi / wèi)。
    (三)推動家裝廚衛“煥新”
   14.加強惠民政策引導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采取發放消費券(消費補貼)等方式促進家裝廚衛“煥新”。各地(dì / de)财政對個(gè)人(rén)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居産品,消費券(消費補貼)補貼标準最高可達銷售價格10%,由各地(dì / de)結合本地(dì / de)實際制定補貼标準并組織實施。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家居、家裝等消費優化金融産品和(hé / huò)服務,适當簡化貸款申請材料,推廣線上(shàng)即時(shí)辦理。鼓勵有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方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、廚衛等局部改造和(hé / huò)家居适老化改造。
    15.提升便民服務水平。鼓勵家居家裝企業(平台)等推出(chū)家裝廚衛等領域優惠讓利活動,提供促消費活動場地(dì / de)、裝修車輛、廢舊物資回收車輛通行等便利。引導家居行業、重點企業針對舊房裝修、廚衛煥新等提供菜單式套餐,提供上(shàng)門“送新”、返程“收舊”等服務。鼓勵街道(dào)、社區和(hé / huò)居民小區物業服務企業設置“家裝便民服務點”“大(dà)件垃圾存放點”,提供家具臨時(shí)存放、家裝市場信息咨詢等服務,組織開展“大(dà)件垃圾免費集中清理日”志願活動。
    16.培育家居新增長點。結合數字家庭建設試點、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等,推動智能家居在(zài)智慧廚房、健康衛浴、家庭安防、養老監護等更多生活場景落地(dì / de)。加快綠色建材生産、認證和(hé / huò)推廣應用,全面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。鼓勵行業協會打造集智能家居展示展銷、家裝樣闆間設計、家裝采購和(hé / huò)售後服務爲(wéi / wèi)一(yī / yì /yí)體的(de)線上(shàng)平台,鼓勵家裝企業推出(chū)線上(shàng)線下家裝樣闆間,推動服務進商場、進社區、進平台。
   17.優化家居市場環境。鼓勵相關行業協會、重點企業參與地(dì / de)方性智能家居産品目錄、互聯互通标準制訂,推行家裝合同示範文本。依法打擊家裝、家居消費領域假冒僞劣、偷工減料、價格欺詐等行爲(wéi / wèi)。
    三、保障措施
    (一(yī / yì /yí))加強組織領導,壓實工作責任。省商務廳、省财政廳、省工業和(hé / huò)信息化廳牽頭,會同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公安廳、省民政廳、省自然資源廳、省生态環境廳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農業農村廳、省市場監管局、國(guó)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、省供銷社、省稅務局、人(rén)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等部門,建立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工作協調機制,研究解決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工作中遇到(dào)的(de)重大(dà)問題。各地(dì / de)應在(zài)市級層面統籌組織實施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工作,細化落實舉措、明确任務分工。
   (二)強化資金管理,保障要(yào / yāo)素供給。統籌用好中央财政支持汽車報廢更新、現代商貿流通體系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資金,鼓勵各地(dì / de)發放汽車、家電、家居消費券和(hé / huò)消費補貼,确保“真金白銀”的(de)優惠直達消費者。省财政對當年各地(dì / de)财政支持汽車、家電、家居消費券、消費補貼的(de)實際發生金額給予獎補。政策有效期自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國(guó)家和(hé / huò)省另有規定的(de),從其規定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将促進房地(dì / de)産平穩健康發展政策與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政策有效銜接。
    (三)統籌活動促進,廣泛宣傳動員。将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促消費工作納入全省“徽動消費促進年”活動安排。支持有實力的(de)電商平台、支付機構、龍頭企業等整合各方資源,推動産供銷、上(shàng)下遊、政銀企、線上(shàng)線下聯動讓利促銷,形成政策組合包,激發市場活力。發揮各類媒體平台、行業協會、金融機構等作用,多層次多渠道(dào)加強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政策宣傳解讀,倡導綠色、安全消費理念,擴大(dà)政策影響力和(hé / huò)覆蓋面。
    (四)加強督促落實,跟蹤實施成效。省有關單位要(yào / yāo)加強對各地(dì / de)以(yǐ)舊換新工作指導督促,會同各地(dì / de)跟蹤研判消費趨勢特點和(hé / huò)政策實施成效。各地(dì / de)要(yào / yāo)切實做好消費品以(yǐ)舊換新活動、資金和(hé / huò)要(yào / yāo)素的(de)統籌保障,做到(dào)合規引導,加強風險防範,嚴防并依法依規查處地(dì / de)方保護、企業借機漲價、違規騙補等行爲(wéi / wèi)。各地(dì / de)不(bù)得要(yào / yāo)求将廢舊汽車、家電等交售給指定的(de)企業,不(bù)得另行設定具有地(dì / de)域性、技術産品指向性的(de)補貼目錄或企業名單。

上(shàng)一(yī / yì /yí)篇:記者觀察:資源回收企業“反向開票”政策實施滿10天,落地(dì / de)情況怎樣?納稅人(rén)感受如何?
下一(yī / yì /yí)篇:程金華參加2024生态文明與再生資源行業會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