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正文

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——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(rén)就(jiù)《關于(yú)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(de)意見》答記者問
2024-08-15 10:30:34   來(lái)源:新華社   評論:0 點擊:

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 題: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——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(rén)就(jiù)《關于(yú)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(de)意見》答記者問

新華社記者嚴賦憬、張曉潔

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(guó)務院印發《關于(yú)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(de)意見》。意見的(de)出(chū)台背景是(shì)什麽?部署了(le/liǎo)哪些重要(yào / yāo)任務?新華社記者采訪了(le/liǎo)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(rén)。

問:意見出(chū)台的(de)背景是(shì)什麽?

答:黨的(de)十八大(dà)以(yǐ)來(lái),我國(guó)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(jiù)。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,截至2024年6月底,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(dào)16.53億千瓦,占總裝機的(de)53.8%;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,建成全球最大(dà)、最完整的(de)新能源産業鏈;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,2023年我國(guó)單位國(guó)内生産總值能耗、碳排放強度較2012年分别下降超過26%、35%,主要(yào / yāo)資源産出(chū)率提高了(le/liǎo)60%以(yǐ)上(shàng);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。

與此同時(shí),我國(guó)綠色轉型仍然面臨着不(bù)少困難挑戰。能源結構偏煤、産業結構偏重、環境約束偏緊的(de)國(guó)情沒有改變,化石能源和(hé / huò)傳統産業占比仍然較高,生态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(de)基礎還不(bù)牢固。此外,全球綠色轉型進程面臨波折,環境和(hé / huò)氣候議題政治化趨勢增強,綠色貿易壁壘升級。

黨的(de)二十屆三中全會就(jiù)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(chū)部署。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印發意見,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(chū)系統謀劃和(hé / huò)總體部署,明确了(le/liǎo)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、主要(yào / yāo)目标、實施路徑,對于(yú)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、全面推進美麗中國(guó)建設、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(yào / yāo)意義。

問:意見的(de)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和(hé / huò)工作原則是(shì)什麽?

答:意見提出(chū),以(yǐ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爲(wéi / wèi)引領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深化生态文明體制改革,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,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,形成節約資源和(hé / huò)保護環境的(de)空間格局、産業結構、生産方式、生活方式,全面推進美麗中國(guó)建設,加快推進人(rén)與自然和(hé / huò)諧共生的(de)現代化。

意見提出(chū)堅持全面轉型、協同轉型、創新轉型、安全轉型的(de)工作原則:将綠色轉型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,全方位、全領域、全地(dì / de)域推進綠色轉型;充分考慮不(bù)同地(dì / de)區、不(bù)同行業的(de)發展實際,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(de)時(shí)間表、路線圖、施工圖;強化支撐綠色轉型的(de)科技創新、政策制度創新、商業模式創新,爲(wéi / wèi)綠色轉型提供更強創新動能和(hé / huò)制度保障;統籌處理好發展和(hé / huò)減排、整體和(hé / huò)局部、當前和(hé / huò)長遠、政府和(hé / huò)市場的(de)關系,妥善防範化解綠色轉型面臨的(de)内外部風險挑戰。

問:意見提出(chū)哪些目标?

答:意見提出(chū)兩個(gè)階段目标。到(dào)2030年,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,綠色生産方式和(hé / huò)生活方式基本形成,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增強,主要(yào / yāo)資源利用效率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提升,支持綠色發展的(de)政策和(hé / huò)标準體系更加完善,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。到(dào)2035年,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,綠色生産方式和(hé / huò)生活方式廣泛形成,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顯著進展,主要(yào / yāo)資源利用效率達到(dào)國(guó)際先進水平,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(dào),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,美麗中國(guó)目标基本實現。

同時(shí),針對不(bù)同領域,意見提出(chū)量化工作目标:到(dào)2030年,節能環保産業規模達到(dào)15萬億元左右;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(dào)25%左右,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.2億千瓦;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.5%左右;大(dà)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(dào)45億噸左右,主要(yào / yāo)資源産出(chū)率比2020年提高45%左右等。

問:意見部署哪些主要(yào / yāo)任務?

答:意見圍繞5大(dà)領域、3大(dà)環節,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(hé / huò)保護環境的(de)空間格局、産業結構、生産方式、生活方式。

5大(dà)領域分别是(shì):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,優化國(guó)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,打造綠色發展高地(dì / de);加快産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,推動傳統産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,大(dà)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,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;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,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,大(dà)力發展非化石能源,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;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,優化交通運輸結構,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,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;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,推行綠色規劃建設方式,大(dà)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築,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。

3大(dà)環節分别是(shì):實施全面節約戰略,大(dà)力推進節能降碳增效,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,大(dà)力發展循環經濟;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,推廣綠色生活方式,加大(dà)綠色産品供給,積極擴大(dà)綠色消費;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,強化應用基礎研究,加快關鍵技術研發,開展創新示範推廣。

問:如何完善支持綠色轉型的(de)政策體系?

答:意見提出(chū)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。

财稅政策方面,積極構建有利于(yú)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和(hé / huò)資源高效利用的(de)财稅政策體系,落實相關稅收優惠,完善綠色稅制。金融工具方面,延長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,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标準,積極發展綠色股權融資、綠色融資租賃、綠色信托等金融工具。投資機制方面,中央預算内投資對重點項目積極予以(yǐ)支持,引導和(hé / huò)規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項目。價格政策方面,深化電力價格改革,完善水價政策,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。市場化機制方面,健全資源環境要(yào / yāo)素市場化配置體系,健全橫向生态保護補償機制,完善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,推進全國(guó)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(hé / huò)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建設,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。标準體系方面,建立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标準體系,加快節能标準更新升級,完善可再生能源标準體系和(hé / huò)工業綠色低碳标準體系。

問:意見出(chū)台後如何抓好落實?

答:意見是(shì)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(de)頂層設計文件。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将加強統籌協調,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,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綜合評價考核制度,科學開展考核,加強評價考核結果應用。

上(shàng)一(yī / yì /yí)篇:節能降碳 變廢爲(wéi / wèi)寶
下一(yī / yì /yí)篇:變廢爲(wéi / wèi)寶、和(hé / huò)諧共生、AI加持……多地(dì / de)交出(chū)生态修複探索實踐“答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