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正文

政府報告爲(wéi / wèi)塑料行業企業提供新發展機會
2022-03-22 16:04:26   來(lái)源:   評論:0 點擊:


    全球疫情仍在(zài)持續,世界經濟複蘇動力不(bù)足,大(dà)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,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(hé / huò)不(bù)确定。我國(guó)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。2022年3月5日,國(guó)務院總理李克強在(zài)第十三屆全國(guó)人(rén)民代表大(dà)會第五次會議上(shàng)做的(de)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爲(wéi / wèi)2022年的(de)經濟政策定下基調。現摘錄跟塑料行業企業相關條款如下,供企業參考。
    政府工作報告明确指出(chū)2022年工作要(yào / yāo)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。今年發展主要(yào / yāo)預期目标是(shì):國(guó)内生産總值增長5.5%左右;城鎮新增就(jiù)業1100萬人(rén)以(yǐ)上(shàng),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(zài)5.5%以(yǐ)内;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;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;進出(chū)口保穩提質,國(guó)際收支基本平衡;糧食産量保持在(zài)1.3萬億斤以(yǐ)上(shàng);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主要(yào / yāo)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;能耗強度目标在(zài)“十四五”規劃期内統籌考核,并留有适當彈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(hé / huò)原料用能不(bù)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。
資金方面
    強化績效導向,堅持“資金、要(yào / yāo)素跟着項目走”,支持在(zài)建項目後續融資,開工一(yī / yì /yí)批具備條件的(de)重大(dà)工程、新型基礎設施、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。
    保持人(rén)民币彙率在(zài)合理均衡水平上(shàng)的(de)基本穩定。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、減少收費。
    發揮貨币政策工具的(de)總量和(hé / huò)結構雙重功能,爲(wéi / wèi)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。
    财稅、金融等政策都要(yào / yāo)圍繞就(jiù)業優先實施,加大(dà)對企業穩崗擴崗的(de)支持力度。
投資方面
    圍繞國(guó)家重大(dà)戰略部署和(hé / huò)“十四五”規劃,适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。建設重點水利工程、綜合立體交通網、重要(yào / yāo)能源基地(dì / de)和(hé / huò)設施,加快城市燃氣管道(dào)、給排水管道(dào)等管網更新改造,完善防洪排澇設施,繼續推進地(dì / de)下綜合管廊建設。中央預算内投資安排6400億元。
   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粵港澳大(dà)灣區建設、長三角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發展、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(hé / huò)高質量發展,高标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,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。
稅費方面
    堅持階段性措施和(hé / huò)制度性安排相結合,減稅與退稅并舉。
    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、小微企業和(hé / huò)個(gè)體工商戶的(de)減稅降費政策,并提高減免幅度、擴大(dà)适用範圍。
    對小規模納稅人(rén)階段性免征增值稅。
    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,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。
    爲(wéi / wèi)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,對留抵稅額提前實行大(dà)規模退稅。重點支持制造業,全面解決制造業、科研和(hé / huò)技術服務、生态環保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。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。
金融方面
    繼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(de)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。
    擴大(dà)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(de)覆蓋面。
    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,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,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
經營方面
    推動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。清理轉供電環節不(bù)合理加價,支持地(dì / de)方對特殊困難行業用電實行階段性優惠政策。
    加大(dà)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,規範商業承兌彙票使用。
    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(hé / huò)工傷保險費率等階段性政策。
    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。
    繼續開展大(dà)規模職業技能培訓,共建共享一(yī / yì /yí)批公共實訓基地(dì / de)。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(hé / huò)培訓。
    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産權、自主經營權和(hé / huò)企業家合法權益,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(de)良好環境。
    促進國(guó)企聚焦主責主業、提升産業鏈供應鏈支撐和(hé / huò)帶動能力。
    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,構建親清政商關系。
    弘揚企業家精神,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業創新、安心經營發展。
科技研發方面
   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。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。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,強化國(guó)家戰略科技力量,加強國(guó)家實驗室和(hé / huò)全國(guó)重點實驗室建設。
    支持各地(dì / de)加大(dà)科技投入,開展各具特色的(de)區域創新。加強科普工作。推進國(guó)際科技合作。
    加大(dà)企業創新激勵力度。
    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深化産學研用結合,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。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(hé / huò)運用。
    加大(dà)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,将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%提高到(dào)100%,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,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、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。
   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争力。加強原材料、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,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,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。
    啓動一(yī / yì /yí)批産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,促進傳統産業升級,大(dà)力推進智能制造,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,實施國(guó)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工程。
    着力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,在(zài)資金、人(rén)才、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給予大(dà)力支持。
   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。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,培育壯大(dà)集成電路、人(rén)工智能等數字産業,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(hé / huò)供給能力。
農業物資方面
    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(dì / de)紅線。加強中低産田改造,新建1億畝高标準農田,新建改造一(yī / yì /yí)批大(dà)中型灌區。
對外開放方面
    多措并舉穩定外貿。擴大(dà)出(chū)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(de)覆蓋面,加強出(chū)口信貸支持,優化外彙服務,加快出(chū)口退稅進度。充分發揮跨境電商作用,支持建設一(yī / yì /yí)批海外倉。積極擴大(dà)優質産品和(hé / huò)服務進口。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。
    積極利用外資。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。擴大(dà)鼓勵外商投資範圍,支持外資加大(dà)中高端制造、研發、現代服務等領域和(hé / huò)中西部、東北地(dì / de)區投資。優化外資促進服務,推動重大(dà)項目加快落地(dì / de)。
綠色低碳發展方面
    加強生态環境綜合治理。加強固體廢物和(hé / huò)新污染物治理,推行垃圾分類和(hé / huò)減量化、資源化。完善節能節水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産業支持政策。
   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工作。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(hé / huò)推廣應用,建設綠色制造和(hé / huò)服務體系,推進行業節能降碳。
    堅決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。

(來(lái)源:中國(guó)塑料加工工業協會)
 
 

上(shàng)一(yī / yì /yí)篇:全國(guó)人(rén)大(dà)代表袁偉霞:推進鋼渣資源化綜合利用,變固廢爲(wéi / wèi)資源,促進綠色發展
下一(yī / yì /yí)篇:全國(guó)31省兩會中的(de)碳中和(hé / huò),及各省工作報告彙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