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改環資〔2010〕801号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、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、經貿委(經委、經信委、工信委);中國(guó)人(rén)民銀行上(shàng)海總部,各分行、營業管理部,省會(首府)城市中心支行;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銀監局、證監局;各政策性銀行,國(guó)有商業銀行,股份制商業銀行,中國(guó)郵政儲蓄銀行:
爲(wéi / wèi)貫徹落實《中華人(rén)民共和(hé / huò)國(guó)循環經濟促進法》(以(yǐ)下簡稱《循環經濟促進法》)和(hé / huò)《國(guó)務院關于(yú)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若幹意見》(國(guó)發〔2005〕22号),加大(dà)對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投融資政策支持力度,促進循環經濟形成較大(dà)規模,加快調整經濟結構,轉變經濟發展方式,建設資源節約型和(hé / huò)環境友好型社會,現就(jiù)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投資融資政策措施意見通知如下:
一(yī / yì /yí)、充分認識加大(dà)投融資政策支持對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意義
(一(yī / yì /yí))發展循環經濟是(shì)國(guó)家經濟社會發展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項重大(dà)戰略。循環經濟是(shì)指在(zài)生産、流通和(hé / huò)消費過程中進行的(de)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活動的(de)總稱,是(shì)最大(dà)限度地(dì / de)節約資源和(hé / huò)保護環境的(de)經濟發展模式,是(shì)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内容。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高度重視發展循環經濟。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(chū),“要(yào / yāo)把節約資源作爲(wéi / wèi)基本國(guó)策,發展循環經濟,保護生态環境,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(hé / huò)環境友好型社會。”《國(guó)民經濟和(hé / huò)社會發展第十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五年規劃綱要(yào / yāo)》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爲(wéi / wèi)重大(dà)戰略任務。黨的(de)十七大(dà)提出(chū)了(le/liǎo)促進循環經濟形成較大(dà)規模的(de)更高要(yào / yāo)求。《循環經濟促進法》将發展循環經濟确立爲(wéi / wèi)國(guó)家經濟社會發展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項重大(dà)戰略。國(guó)務院發布了(le/liǎo)《關于(yú)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若幹意見》,提出(chū)要(yào / yāo)大(dà)力發展循環經濟,實現經濟、環境和(hé / huò)社會效益相統一(yī / yì /yí),并對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做出(chū)了(le/liǎo)全面部署。
(二)發展循環經濟需要(yào / yāo)建立投融資政策支持體系。發展循環經濟既要(yào / yāo)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(de)作用,又要(yào / yāo)強調政府的(de)主導作用,需要(yào / yāo)政府綜合運用規劃、投資、産業、價格、财稅、金融等政策措施,建立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良性、面向市場、有利于(yú)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投融資政策支持體系和(hé / huò)環境,形成有效的(de)激勵機制,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,有效解決發展循環經濟投入不(bù)足的(de)問題。各地(dì / de)區要(yào / yāo)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爲(wéi / wèi)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(hé / huò)環境友好型社會的(de)内在(zài)要(yào / yāo)求,作爲(wéi / wèi)調整經濟結構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(de)突破口和(hé / huò)重要(yào / yāo)抓手,增強緊迫感和(hé / huò)責任感,建立健全投融資政策支持體系,加快促進循環經濟形成較大(dà)規模,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。同時(shí),有關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抓住國(guó)家大(dà)力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有利時(shí)機,充分考慮循環經濟企業和(hé / huò)項目的(de)特點,穩步有序開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金融服務工作,努力通過加大(dà)對循環經濟的(de)金融支持,尋求新的(de)盈利增長點。
二、充分發揮政府規劃、投資、産業和(hé / huò)價格政策的(de)引導作用
(一(yī / yì /yí))制定循環經濟發展規劃。各地(dì / de)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會同有關部門,按照《循環經濟促進法》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,因地(dì / de)制宜,制定本地(dì / de)區“十二五”循環經濟發展規劃。發展規劃應當包括規劃目标、适用範圍、主要(yào / yāo)内容、重點任務和(hé / huò)保障措施等,并規定資源産出(chū)率、廢物再利用和(hé / huò)資源化率等指标。要(yào / yāo)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爲(wéi / wèi)編制地(dì / de)區“十二五”規劃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指導原則,放在(zài)重要(yào / yāo)位置,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編制各類專項規劃、區域規劃以(yǐ)及城市規劃。要(yào / yāo)通過編制規劃,确定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重點領域、重點工程和(hé / huò)重大(dà)項目,爲(wéi / wèi)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指明方向。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将适時(shí)發布地(dì / de)方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編制指南。
(二)加大(dà)對循環經濟投資的(de)支持力度。各地(dì / de)發展改革委在(zài)制定和(hé / huò)實施投資計劃時(shí),要(yào / yāo)将“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”等循環經濟項目列爲(wéi / wèi)重點投資領域。對發展循環經濟的(de)重大(dà)項目和(hé / huò)技術示範産業化項目,要(yào / yāo)采用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、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大(dà)支持力度,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(de)引導作用。
(三)研究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産業政策。各地(dì / de)發展改革委要(yào / yāo)依據國(guó)家産業結構調整的(de)有關規定,立足現有基礎和(hé / huò)比較優勢,認真清理限制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不(bù)合理規定,制訂并細化有利于(yú)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産業政策體系,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資源循環利用産業,加大(dà)循環經濟技術、裝備和(hé / huò)産品的(de)示範、推廣力度,形成新的(de)經濟增長點。
(四)研究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相關價格和(hé / huò)收費政策。各地(dì / de)發展改革委(價格主管部門)要(yào / yāo)逐步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、環境損害成本的(de)價格機制。鼓勵實施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,合理确定再生水價格,提高水資源重複利用水平。要(yào / yāo)合理調整污水和(hé / huò)垃圾處理費、排污費等收費标準,鼓勵企業實現“零排放”。要(yào / yāo)通過調整價格和(hé / huò)完善收費政策,引導消費者使用節能、節水、節材和(hé / huò)資源循環利用産品,引導社會資金加大(dà)對循環經濟項目的(de)投入。
三、全面改進和(hé / huò)提升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金融服務
(一(yī / yì /yí))明确信貸支持重點。對由國(guó)家、省級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支持的(de)節能、節水、節材、綜合利用、清潔生産、海水淡化和(hé / huò)“零”排放等減量化項目,廢舊汽車零部件、工程機械、機床等産品的(de)再制造和(hé / huò)輪胎翻新等再利用項目,以(yǐ)及廢舊物資、大(dà)宗産業廢棄物、建築廢棄物、農林廢棄物、城市典型廢棄物、廢水、污泥等資源化利用項目,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,綜合考慮信貸風險評估、成本補償機制和(hé / huò)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,要(yào / yāo)重點給予信貸支持;對列入國(guó)家、省級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批準的(de)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、企業,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積極給予包括信用貸款在(zài)内的(de)多元化信貸支持,并做好相應的(de)投資咨詢、資金清算、現金管理等金融服務;深化延伸對循環經濟産業配套服務的(de)支持,積極支持示範市、縣、園區的(de)循環經濟基礎設施、相關公共技術服務平台、公共網絡信息服務平台的(de)建設和(hé / huò)運營。同時(shí),對生産、進口、銷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錄的(de)技術、工藝、設備、材料或産品的(de)企業,銀行業金融機構不(bù)得提供任何新增授信支持,原有的(de)授信要(yào / yāo)逐步壓縮和(hé / huò)收回。
(二)積極創新金融産品和(hé / huò)服務方式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充分利用國(guó)家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帶來(lái)的(de)業務發展機遇,加強金融創新,提高金融服務的(de)質量和(hé / huò)效率。通過動态監測、循環授信等具體方式,積極開發與循環經濟有關的(de)信貸創新産品。拓寬抵押擔保範圍,創新擔保方式,研究推動應收賬款、收費權質押以(yǐ)及包括專有知識技術、許可專利及版權在(zài)内的(de)無形資産質押等貸款業務。根據本機構的(de)業務規模、授信行業和(hé / huò)客戶的(de)風險特點,通過加強人(rén)員培訓,引進有關專業人(rén)才,借助第三方評審或外包等方式,積累與循環經濟有關的(de)專業知識,努力提高本機構對涉及“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”的(de)循環型企業和(hé / huò)項目的(de)授信管理能力。
四、多渠道(dào)拓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直接融資途徑
(一(yī / yì /yí))積極通過各類債權融資産品和(hé / huò)手段支持循環經濟發展。對于(yú)綜合經濟效益好的(de)國(guó)家、省級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、企業,在(zài)符合條件的(de)情況下,支持其發行企業(公司)債券、可轉換債券和(hé / huò)短期融資券、中期票據等直接融資工具。探索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内的(de)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。鼓勵各類擔保機構爲(wéi / wèi)債權融資産品的(de)發行提供擔保服務。
(二)發揮股權投資基金和(hé / huò)創業投資企業的(de)資本支持作用。鼓勵依法設立的(de)産業投資基金(股權投資基金)投資于(yú)資源循環利用企業和(hé / huò)項目,鼓勵社會資金通過參股或債權等多種方式投資資源循環利用産業。加快實施新興産業創投計劃,發揮各級政策性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(de)杠杆作用,引導社會資金設立主要(yào / yāo)投資于(yú)資源循環利用企業和(hé / huò)項目的(de)創業投資企業,扶持循環經濟創業企業快速發展,推動循環經濟相關技術産業化。
(三)積極支持資源循環利用企業上(shàng)市融資。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(zài)發展循環經濟中的(de)作用,鼓勵、支持符合條件的(de)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申請境内外上(shàng)市和(hé / huò)再融資。在(zài)符合監管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前提下,鼓勵企業将通過股票市場的(de)募集資金積極投向循環經濟項目。
五、加大(dà)利用國(guó)外資金對循環經濟發展的(de)支持力度
(一(yī / yì /yí))加大(dà)國(guó)外貸款對循環經濟項目的(de)支持。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(de)循環經濟項目申請使用國(guó)際金融組織貸款和(hé / huò)外國(guó)政府貸款。
(二)支持鼓勵循環經濟項目申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(CDM)。各地(dì / de)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加強對循環經濟項目投資主體的(de)輔導,幫助其熟悉CDM項目基本規則和(hé / huò)運作流程,同時(shí)引導一(yī / yì /yí)些潛在(zài)項目開展CDM合作。選擇一(yī / yì /yí)些資源循環利用項目,支持開展相關的(de)方法學研究。
六、加強工作協作,推動政策有效落實
(一(yī / yì /yí))建立聯動機制。各級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會同有關人(rén)民銀行各分支機構、金融監管部門各派出(chū)機構,在(zài)政策、法規、規劃、技術、項目信息、專家資源、人(rén)員培訓等方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,主動做好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(de)對接工作。同時(shí)要(yào / yāo)結合發展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工作,将循環經濟成效好的(de)企業、項目,以(yǐ)及資源環境效益差的(de)企業、項目,告知人(rén)民銀行各分支機構、金融監管部門各派出(chū)機構以(yǐ)及有關金融機構,供其決策參考。有關金融監管部門要(yào / yāo)對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推薦的(de)綜合效益好的(de)循環經濟園區、企業、項目,在(zài)符合條件的(de)前提下,核準證券發行。
(二)加強政策指導。各級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積極研究制定循環經濟企業和(hé / huò)項目的(de)認定辦法或标準,爲(wéi / wèi)人(rén)民銀行各分支機構、金融監管部門派出(chū)機構和(hé / huò)有關金融機構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支撐。同時(shí)要(yào / yāo)根據各地(dì / de)循環經濟的(de)發展特點,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相應的(de)配套政策措施,實現各項政策對循環經濟支持的(de)協調配合。人(rén)民銀行各分支機構、金融監管部門各派出(chū)機構要(yào / yāo)對循環經濟金融服務進行跟蹤監測,及時(shí)總結、評估,并加強與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的(de)溝通配合,建立定期通報制度,及時(shí)反饋信息。
(三)制定實施意見。各省級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要(yào / yāo)會同人(rén)民銀行各分支機構、金融監管部門各派出(chū)機構将本意見聯合轉至轄區内相關機構,并根據本意見制定轄區内的(de)具體實施意見,并于(yú)2010年5月31日前報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(環資司)、中國(guó)人(rén)民銀行(金融市場司)、中國(guó)銀監會(政策法規部)和(hé / huò)中國(guó)證監會(發行部)。本意見貫徹實施情況請及時(shí)反饋。
國(guó)家發展改革委
人(rén) 民 銀 行
銀 監 會
證 監 會
二〇一(yī / yì /yí)〇年四月十九日